老字號,是非遺文化的載體,城市變革的烙印,市井民俗的寫真。面對快速變化的消費需求,老字號“轉身”不易,有些已經陷入困頓,但更多的老字號“不啃老”更“不服老”,歷經浮沉仍舊求新求變。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走進天津多家老字號企業:有的正加速向直播帶貨等新銷售渠道“開疆辟土”,有的則在“跨界合作”中尋到了新機遇。當老品牌、老文化、老技藝向健康精細化轉型、向青春個性化轉型、向智慧定制化轉型,也就有了新顧客、新傳承、新發展……
一根麻花里的“味蕾創新”
端午節期間,天津市河西區桂發祥直營店內迎來了不少顧客。除了聞名中外的十八街夾餡麻花與精美新潮的節日伴手禮,店里的“迷你麻花”也登上銷售“C位”,掀起一波“囤貨潮”。
“‘迷你麻花’的6個口味中,什錦味和十八街麻花的老味道一脈相承,尤其受顧客歡迎。老主顧把它看作濃縮版的‘十八街’,年輕人將它當成休閑款的小零食?!币晃坏陠T介紹說。
誕生于海河西畔的“十八街麻花”已經95歲了。在面、油、糖要精打細算著用的年代,麻花是不少天津人眼中的“奢侈品”。
將桂花、閩姜、芝麻仁、核桃仁粉碎入餡,經過和面、和餡、對條、合條、手工搓制、炸制成型,再加上冰糖、青紅絲……香氣撲鼻、材料豐富的夾餡麻花,被稱作“擰出來的藝術品”,“不僅擰入了多種食材,更擰入了多元的津門文化?!碧旖蚬鸢l祥十八街麻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總監徐燕青說。
在飯桌上“滋味兒不足”的年代,麻花“以大為美”,“大麻花”也訴說著桂發祥的高超制作技藝。長達2米、重達75公斤的“麻花之王”,曾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
然而,隨著物質的豐富與時代的變革,人們對休閑零食的愛好發生了轉變——健康、便攜,成了不少年輕人的新需求。
分管產品研發的天津桂發祥十八街麻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錚說,公司通過直營店消費者反饋、市場部銷售部的定期市場調研結果等,了解到方便快捷、新鮮精致的“小食品”受到不少年輕消費者的青睞,決定研發一款“小而精”的“迷你麻花”。
然而難題緊隨而至——受工藝限制,夾餡麻花難以“微縮”至3克以內,“迷你麻花”只能通過調味制成。
“夾餡是十八街麻花的‘靈魂’,調味‘小麻花’會不會缺少核心競爭力?”內部討論時,不少員工也有些猶豫。
“想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就要肯嘗試、敢創新?!壁w錚說。從買遍市面上的麻花產品、一一品嘗研究,到增減數味原料、反復打磨味道,再到調研年輕人的喜好、豐富產品口味……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小麻花”才終于“破繭而出”。2018年,趕上直播浪潮逐步興起、休閑食品消費群體擴大,公司推出的“小麻花”一炮走紅,成了備受歡迎的“網紅爆款”。
“大麻花叫響了老字號的知名度,而小麻花幫我們打開了年輕群體的市場,不少年輕人因為小麻花認識了我們,由此愛上了老字號的老味道?!壁w錚說。
適合老年人的益糖高纖麻花,適合“打工人”的速食特色食品,適合外地游客、將天津地域元素融入造型的糕點八件……為了走出津門、“廣交朋友”,近年來,桂發祥還在持續“擴圈升級”。
疫情期間,桂發祥積極迎合市場需求和變化,采取線上直播、新媒體營銷手段豐富產品銷售和營銷渠道,嘗試通過流量主播直播帶貨、線上旗艦店直播活動等拓展客群,讓老字號煥發新活力。
“以前家里缺油少糖,顧客們總想著麻花的香甜味兒;如今生活水平提升、各式食品豐富多樣,我們不能按照單一化生產的老路子經營下去,而更要順應消費趨勢與時代潮流,在食品的精細化、品質化上下功夫,這樣才能讓老字號的味道更好傳承?!壁w錚說。
一滴墨水里的“青春色彩”
旋開瓶蓋,墨香立刻氤氳飄散;吸滿墨汁,展紙靜靜寫下美好時光……在“書信時代”,物美價廉的鴕鳥墨水,見證了數代人的青春年華。
誕生于1935年的鴕鳥老工坊是中國第一滴墨水的誕生地。書畫用墨水、計算機噴涂打印墨水、動漫專用墨水……數十年來,鴕鳥墨水隨著工業化發展的步伐,不斷翻新產品“花樣”。
然而,消費者對傳統書寫需求的大幅下降,讓扛過數輪變革的鴕鳥墨水一度迷失了方向。
“2011年來到鴕鳥墨水時,公司正處于虧本運營狀態?!碧旖蝤r鳥墨水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強回憶道,傳統墨水市場競爭激烈、外部環境沖擊連連,彼時的鴕鳥墨水步履維艱。
“以前老百姓幾乎每天都能看到的產品卻從某一刻起消失在了家中,能不能推陳出新、讓鴕鳥重現在人們的視野里,對我們而言是一項巨大的考驗?!秉S強說。
轉機之光,在一次“跨界”嘗試中不期而至。
第十三屆全運會在津召開期間,天津市召集多家老字號品牌,在全運村建起了品牌形象店。
“我們反復琢磨,決定推出一些適合運動員、教練員的產品,帶到店里展示?!秉S強說,當時廣受追捧的“秘密花園”填色畫,給企業帶來了啟發?!拔覀兞⒓匆圆誓膭摦a品為方向著手研發,希望幫助運動員緩解壓力、放松身心?!?/p>
全運會期間,鴕鳥墨水將彩墨套裝與涂色書擺上了架,還專門開辟出了“解壓畫吧”?!氨疽詾橄鄬Α”姟?,沒想到畫吧人氣很旺,有的年輕運動員在店里一畫就是一下午?!秉S強說,這次嘗試讓大家意識到,“老鴕鳥”在畫材文創領域大有可為。
借著全運會的“東風”,公司正式邁出了文創產品開發這一步。
“墨水就是書寫用的,還能玩出什么花樣來?”已在公司工作了40余年的技術總監劉寶珠說,最初聽到策劃團隊提出要開發“莫蘭迪系”“小清新系”顏色、在墨水里加入香精等等“聞所未聞”的新概念,自己感覺“一個頭兩個大”。
“在墨水里加入香精就是個大難題?!眲氈榻榻B道,香精不溶于水,一旦調制匹配不好,就容易對書寫的流暢性、穩定性造成影響。不過,為了滿足年輕孩子“五顏六色的夢想”,劉寶珠和研發團隊靜下心來,開始埋頭“攻堅”。
調整用量配料、打磨顏色亮度……隨著一個個技術難點被攻破,企業逐步研發了染料、顏料、熒光、sheen型等多體系700多種色彩及金粉系列墨水。此外,企業還不斷挖掘國貨的文化內涵,與故宮博物院、天津博物館等開展“IP聯名”合作,吸引年輕用戶。
“近年來,我國文具人均消費額逐年提升,國內文具消費呈現品牌化、個性化和高端化的發展趨勢。在消費升級力量的驅動下,彩色墨水必將成為帶動鴕鳥墨水發展的新增長點?!秉S強說。
一雙布鞋踏上“云”端
父親節將至,隨著天津的疫情形勢好轉,金街上的老美華門店恢復了往日的熱鬧。在孩子的攙扶下,一位老人踏上店內的3D量腳儀,掃描數秒后,屏幕上很快顯示出老人左右腳的腳長、腳寬、踝圍等詳細數據。
天津老美華鞋業服飾有限責任公司和平路旗艦店店長岳偉說,這臺“智慧儀器”搭載了六個掃描儀,能對顧客的左腳、右腳和腳底同時進行掃描,為他們量身定制合適的鞋履。
在這臺代表“新技術”的機器不遠處,店內展陳著一件老美華1911年就擺上了貨架的“老產品”——“三寸金蓮”坤尖鞋。短短幾米距離,濃縮了老字號穿行百年的變遷史。
1911年,天津人龐鶴年從鞋莊出師后,用自己積累下的本錢與父輩的投資,在南市盤下一座店鋪,開起了鞋店“老美華”。從坤尖鞋、駱駝鞍鞋、杭元鞋,到津派旗袍、連袖男裝、秀禾婚服……百年來,這家老店有不變的堅守,也有創新的思路。
“我們使用真絲、純棉等材料,保證產品的質地與舒適度;還延請傳統技師,嚴守流傳百年的制鞋工序,留住寶貴的傳統手工非遺文化?!碧旖蚶厦廊A鞋業服飾有限責任公司總裁董建設說,“這是企業的根與魂,也是底蘊之所在?!?/p>
老字號有一批“老粉絲”。在津城的“銀發族”間,老美華始終站得穩、叫得響。為了適應老主顧的需求,除了鞋履,老美華的貨架上還掛起了中式服裝,高級服裝定制業務也隨之“上線”。通過顧客的反饋,又推出了防滑拖鞋、保暖衣褲等不少功能性產品,有的單品一推出銷量就近10萬件。
老美華以“老”聞名、以“老”立身,但打破顧客們對企業“僅適于銀發群體”的“老印象”卻并不簡單。董建設意識到,吸引年輕人要“苦練內功”,卻是老字號走得長遠的必由之路。
疫情的發生,加速了老字號“上云”的速度。早在2016年,老美華就開辟了線上銷售渠道,在多個電商平臺開設旗艦店,新零售體系不斷完善。疫情期間,老美華的“直播帶貨”也吸引了不少年輕網友。
“開通抖音直播間后3個月,銷售額就突破了百萬元?!倍ㄔO感慨道,“之前銷量最高的線下門店單日營業額都很難達到十萬元,而如今,僅一個直播間單日的營業額就能有十萬元之多?!?/p>
樣式新穎、“量身打造”的產品更是老美華吸引“新主顧”的底氣。來到店內挑選秀禾婚服的“準新娘”何女士說,她專程為自己和父母都定制了旗袍繡鞋?!靶臉邮降皿w大方,既體現了傳統文化,還兼顧了時尚元素,我和父母都很滿意?!?/p>
“原來大多是子女陪老人進店購物,現在店里有不少父母陪著孩子選購旗袍婚服?!痹纻フf,消費者的年齡、地域分布更加均勻廣泛,“除了京津冀地區的顧客,還有不少從廣東、福建等地慕名而來,甚至有不少外國友人專程來這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p>
“再過不久,企業就要迎來111歲的生日了?!倍ㄔO說,老美華歷史雖久,卻不希望只是抱著金字招牌“吃老本”、當“啃老族”?!袄吓c新并非背道而馳,而是能夠互鑒交融。既要守住傳統技藝,也得跟上消費變革的趨勢,這樣老字號才能真正‘行遍天下’?!?/p> 數據顯示,天津共有中華老字號66家、津門老字號163家?!白鳛橐蛔倌晟滩撼鞘?,天津有眾多享譽海內外、深受老百姓喜愛的商業老字號。隨著天津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步伐加快,這些老字號紛紛迎來了新生?!碧旖蚴猩虅站窒嚓P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