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ceskc"></menu>
    |新一代信息技術 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互聯網+ 大數據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術核心產業
    |高端制造 機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產業 生物醫藥 生物農業 生物技術
    |綠色低碳 清潔能源汽車 環保產業 高效節能產業 生態修復 資源循環利用
    |數字創意 數創裝備 內容創新 設計創新
    |產業資訊
    |地方亮點及地方發改委動態
    |獨家內容
    |雜志訂閱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數字創意 > 設計創新
    為文化強國筑牢“數字基石”
    2022-06-16 11:06
    來源:人民日報
    字體: [   ]

      為文化傳承和發展插上數字之翼,中華文化必將在數字時代綻放更奪目的光彩

      將中華文化入“網”上“云”,實現在數字世界的永久留存、永續利用,已被納入國家戰略。根據前不久印發的《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到“十四五”時期末要基本建成文化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形成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立體覆蓋的文化服務供給體系;到2035年,建成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中華文化全景呈現,中華文化數字化成果全民共享、優秀創新成果享譽海內外。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必將為文化強國建設筑牢“數字基石”。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在信息時代,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文化數字化是一項基礎工程。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古籍、文物、非遺、方言等多個領域的數字化采集和整理工作在持續進行,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接下來的工作,需要在廣度和深度上繼續發力,既要做到全覆蓋無遺漏,還要提高顆粒度精密度,讓中華文化以本真樣貌在數字世界里得到傳承。

      實現文化數字化,采集只是第一步。采集完成,并不意味著物理分布、邏輯關聯、快速鏈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點集成的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已經建成。如何調集最大“算力”、設計最佳“算法”,打通文化資源的傳統分類方式,促進數字化聯動整合,并深入挖掘中華文化的優質IP,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更艱難也更重要的任務。對此,要有充分準備,心中有“數”。

      文化數字化的過程,就是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高新技術手段,將文化素材導入虛擬世界,進而實現深度融合的過程。面對這個迥異于傳統文化樣式的數字空間,我們需要用新的眼光和新的邏輯語言,提取具有歷史傳承價值的中華文化元素、符號和標識,創造新的文化樣式和優質內容。唯有如此,才能不斷豐富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當代表達,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數字世界發揚光大。

      現實中,文化數字化也為文化生活提供了全新的場景。從網絡文學、網絡視頻、網絡直播、數字圖書館、虛擬博物館、電子競技的持續火熱,到云演出、云觀展、云旅游等新業態的不斷出現,數字技術手段對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存儲、表達和傳播,豐富了文化產品類型和服務種類,擴大了產業規模。隨著數字化的深入,文化消費體驗將實現從“在線”到“在場”的跨越。升級“身未動,心已遠”的數字新體驗、創造虛實結合的消費新場景,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數字世界里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有效路徑。這不僅需要文化數據庫的頂層設計,更需要市場主體的積極作為。

      縱觀歷史,文化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最深層、最持久的力量。面向未來,我們將迎來一個更加瑰麗多姿的數字世界。數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中華文化魅力歷久彌新。為文化傳承和發展插上數字之翼,中華文化必將在數字時代綻放更奪目的光彩。人民日報
     
    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如因無法聯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與本網站聯系,我們將采取適當措施。   
    關注微信公眾號:

    官方賬號直達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招聘 | 廣告刊例 | 版權聲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區廣內大街315號信息大廈B座8-13層(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郵編:100053 傳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網 京ICP備09051002號-3 技術支持:wicep

    韩国成熟妇女爱爱片
    <menu id="ceskc"></menu>